一、设备资产考核指标
1.设备新度系数
该指标一般是用于考核一个企业设备素质优劣的指标,也可用于考核单台设备优劣指标。主要是衡量设备净值与原值的百分比情况,目的是促使公司每年对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,用于报废老化或腐蚀设备的更新改造,防止企业为追求当前利益而放弃合理的资金投入,或将折旧基金挪作他用等短期行为。
2.不良设备资产率
该指标用于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、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设备资产所占百分比。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企业注重设备管理,发挥资金效益,定期进行盘点和找出不良设备资产存在的原因。防止国有资产流失,维护国家的利益。
二、设备技术考核指标
1.设备利用率
设备利用率指标不仅与设备管理有关,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。比如公司视产品或原料等价格波动因素来调节设备生产间,或因厂矿基建与生产的矛盾,或是原材料不足及企业周边复杂的关系影响等,都可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。而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,保持设备完好,随时具备开机生产条件,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了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设备的利用率应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。因此,设备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,但仅作为评价设备管理工作的指标不太合理。
2.设备完好率
设备完好率是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所有主要设备的百分比,反映的是公司整体设备的技术状况水平。考核目的,一是有利于使国有资产时刻处于完好状态,二是为生产经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,使生产不受制约影响。计划经济下的完好率反映的是某一时刻的设备状况,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状况,是定性指标,不是定量指标,在检查时缺乏过硬的依据,可信度不高,并且拥有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。拥有量越大,越容易实现高完好率。因此,该指标对设备管理作用不大。如果将该指标单位进行优化,设置为台.时,则无论是考核一个单位整体设备水平,还是具体到某一机台上都可代表设备全过程的状况。但要正确评价该指标,必须先要充实其检测评价项目,制订出每台设备的完好标准。
3.设备可开动率
设备可开动率在精益生产中等同于时间的稼动率,意义是表示当设备要被使用时,能够立即正常投产运转的比率,考核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预检预修工作,保持设备具备随时开机生产的条件,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有利保障。设备可开动率指标值是越高越好,理想状态为100%。随着精益管理的理念在各企业推行,以消除一切生产时间的浪费,追求效率最大化为核心,设备可开动率指标的考核已经在设备管理指标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4.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
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是指企业单位对在使用过程中,将磨损或损伤而丧失工作能力的设备纳入了大修理计划,在计划时间内大修完成台数与总计划台数的比例。在计划经济体制能直观地反映设备大修理计划的完成情况,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,更为注重的是大修理时间、功能修复率及维修质量。
5.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
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的考核目的,是督促做好设备使用、维护、检修等工作,严格执行设备点检润滑制度,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和检修,及时消除设备隐患,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。而企业管理的误区往往是对设备故障(事故)以追究责任为主,至使各单位在填报该指标数据时经常瞒报、漏报,不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(事故)时间,不能认真分析产生原因并制定预防发生的对策。因此,设置故障预防对策制订率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,对设备的故障管理更具有重要意义。
三、设备经济考核指标
1.设备修理费用率
设备修理费用率主要是通过对设备修理费用核算来控制生产成本,该指标既可以检查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况,又可以检查评价设备维修质量情况,也可对照设备状况检查是否有失修或拼设备的行为,还可以评价设备是否该进行更新改造了。总的说来,该指标无论是从设备管理,还是从成本控制或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来看,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。
2.设备有效运转效率
设备有效运转率是指设备实际产量(处理量)与设计能力的百分比,是一个用来考核单台设备的管理指标,主要是反映设备实际生产效率,是否发挥出设备最大能力。该指标能正确评估公司设备生产能力是否过剩、是否缺失,为内部调剂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依据。
3.设备综合效率
设备综合效率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(TPM)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对于设备管理与维修系统而言,其目标就是要建立生产管理系统最高效率的企业素质,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。这就需要从时间、速度、质量等方面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,即用设备综合效率进行评价。目前,国内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在企业设备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该指标,随着效果显现,设备综合效率指标已经在设备管理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