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材料上涨
人工成本急速上升
招员工难
人员流动性大
产品价格下降
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问题。
通过提高模具设计者水平,提高试模员工作质量和试模效率,减少试模工作量来达到减少试模人员目的:
1.采用模流分析软件从事模具设计,优化模具结构,改善模具流道、浇口、冷却、排气、脱模等效果。
2.减少因模具结构问题多所造成的改模、修模、试模次数的增加
3.对模具设计人员进行注塑技术培训,在设计模具时充分考虑材料性能、注塑工艺要求与注塑品质要求
4.对试模人员进行注塑技术培训,提高试模员发现问题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,达到提高试模质量与效率,以减少试模次数。
5.规定新模具试模次数(不超过3次)
6.做好试模前的准备工作,选用合适的注塑机,进行科学试模缩短试模时间,减少试模量。
7.制订试模流程,规范试模要求,明确试模目的,加大各部门的责任心,从管理上减少无效试模次数。
8.挑选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、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试模,缩短试模时间,增加试模套数。
2.将需要填加的材料按机台摆放到指定区域,每台机的材料需有明确的标示。以免加错料。
4.采用中央供料系统、色母比例阀,实现自动供料。
1.加强注塑模具的使用、维护、保餋工作,减少模具故障率,减少修模量。加强模具的防锈工作,减少模具生锈现象的发生。
2.使用合适的模具钢材(耐腐蚀、耐磨损、耐压),并保证模具有足够的钢性和硬度,延长模具使用寿命。
3.将模具的活动部件(易损工件)做成镶块,使用耐磨的钢材,并进行淬火处理,便于快速维修及增加使用寿命。
4.合理的设定顶针次数、顶针行程(在产品顺利脱模的基础上多顶一次)。并做好顶针的清洁、润滑、保餋工作,顶针采取避空方式改变传统顶针模式,防止出现烧针、断针的现象。
5.增强模具的保护意识,严禁出现“压模”现象,并合理设定低压保护参数,对于特殊模具必要时加装“模具监控保护装置”。
6.模具唧嘴采用防拉丝结构,注塑生产过程中防止出现拉丝和模面粘胶屑、灰尘等异物,需及时清理,以免压伤模具。
7.将所有模具安装顶针弹簧,如有断裂现象需立即更换,以免出现顶出不平衡引起的烧针、断针现象。
8.将模具易损耗件及多发故障部件需有一定的备用量,以便当模具上述部位发生故障时,可以及时进行更换,以缩短修模时间,减少修模人手。
9.降低注塑机的锁模力(每台机需控制在100以下)和未端合模速度,防止模具变形和撞伤。
1.改变设备坏了就维修的观念,由事后维修转变为事前预防保餋的理念。(预防性保餋与预见性保餋的区别)。
2.制订注塑机使用、维护、保餋守则,并安排专人注塑机及周边设备进行检查、维护、保餋工作。
3.做好注塑机及周边设备的使用、检查、维护、清洁、润滑及保餋工作,减少其故障率,延长其使用寿命,以减少维修工作量。
4.降低锁模力,防止机铰、哥林柱长期受过高的挤压应力而发生疲劳断裂现象。(机械)
5.严禁五金物品进入注塑机料筒内而损伤螺杆和料筒内壁。(机械)
6.控制开关模、熔胶动作的启动、停止速度,防止因惯性过大造成的冲击损伤。(机械)
7.做好开机、停机工作,防止因启动过快而断螺杆头或经常发生拆卸螺杆的现象。(机械)
8.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查、过滤与更换,减少油路系统的故障。(油路)
9.电箱门应随时关上,防止灰尘、料粒、油污进入电箱内,造成电子元件因散热不良而缩短其使用寿命。(电路)
10.加强对油温、电箱内散热风扇的检查工作,避免出现油温过高和电箱内散热不良现象。(油、电路)
11.定期做好机台冷却水塔、水路的清理工作,使用冷却水净化器,确保水路的畅通。(油路)
上一篇:你家车间管理水平在哪个层次?
下一篇:深思:车间那么乱,我该怎么办